楔尾草鹀(英文名:Wedge-tailed Grass Finch,学名:Emberizoides herbicola),是雀形目裸鼻雀科楔尾草鹀属的鸟类。以及粗壮的黄色喙。全身以淡棕色为主,腹部呈干净的淡褐色,背部有厚重的黑色条纹。在某些光照条件下,背部和翅膀会泛出一抹黄色。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东北部,包括巴西南部、玻利维亚、巴拉圭东部和阿根廷东北角的cerrado、pantanal和南部caatinga等地。
外形特征:楔尾草鹀的体型中等偏大,雄鸟与雌鸟在羽毛颜色上相似,但雄鸟可能略大一些。它们的羽毛主要呈现淡棕色,腹部颜色较浅,带有明显的黑色条纹。最为人所知的是其长而尖锐的尾巴,这在同类中极为罕见。喙部黄色,结实有力。
鸣叫特征:楔尾草鹀通常会发出短促的chip音,用于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宣布其存在。
生活习性:偏好开阔的草地生境,常见于草丛或灌木丛中。它们的活动范围广泛,既能在低海拔的干草原生存,也能适应季节性湿润的热带低地草地。迁徙模式尚未详细记录,但在特定区域内,它们可能会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生长繁殖:繁殖期一般在11月至1月之间,特别是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巢穴通常由干燥的草构成,形状类似杯状,放置于茂密的草丛中。每窝产卵数量为3枚,卵壳白色,带有黑色斑点,斑点在卵的宽端较为密集。在巴西的Serra do Cipó国家公园,巢穴内部铺设了Leiothrix cf. spiralis的花梗,建于Lagenocarpus tenuifolius的基部。
区别辨识:与小草鹀相比,楔尾草鹀体型更大,颜色更深,且喉部没有白色的斑点。辨识时需注意其独特的长尾和黄色调的背部。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东北部,具体包括哥斯达黎加至阿根廷东北部,以及哥伦比亚北部、委内瑞拉中部、大西洋沿岸的圭亚那地区,还有亚马逊河口附近的Ilha de Marajo岛。
其他:关于该物种的系统发育历史和生态习性的详细研究仍在进行中。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楔尾草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楔尾草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