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德牛雀(英文名:Lesser Antillean Bullfinch,学名:Loxigilla noctis),是雀形目裸鼻雀科牛雀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各种生境中,包括热带雨林、落叶林地、次生林、花园以及森林下层。其显著特征为雄鸟黑色羽毛搭配红色喉咙和腹部,雌鸟则呈灰褐色,翼部和腹部带锈色。该物种在特定地区较为常见。
外形特征:成年小安德牛雀体长约14至15.5厘米,体重在13.1至23.4克之间。雄鸟个体全身黑色,眼周和喉部有小片红色斑点,腿色暗淡。雌鸟个体则为棕色,翼上覆羽略带锈色,下方偏灰色,嘴部颜色较浅。幼鸟外观与雌鸟相似。不同亚种间存在细微差异,如sclateri亚种体型较小,crissalis亚种喉部红斑更为显著,而grenadensis亚种喉部红斑较局限。
鸣叫特征:典型的鸣唱为一系列清脆的‘tseep’音符组成的颤音,通常以尖锐的‘chuck’声或嗡嗡声结尾。常见的叫声包括‘check’。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0至900米的热带森林和干地,甚至出现在红树林沼泽。饮食多样,包括花蜜、果实、种子及节肢动物。会咬破花朵底部吸食花蜜,利用脚固定果实进食。主要在树冠层活动,偶尔接近地面觅食,有时进入人类居住区寻找食物残渣。
区别辨识:雄性小安德牛雀与圣卢西亚黑雀相似,但后者腿色较浅,且喉部和腹部无红色。雌鸟可能与圣卢西亚黑雀或雌性黑脸草雀混淆,但可通过灰而非棕色的冠羽和较浅的腿色加以区分。雌鸟草雀背部橄榄色而非棕色,体型更小。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小安的列斯群岛普遍分布,圣约翰岛上相对常见,圣克罗伊岛为局部繁殖种群。约1960年代开始在维尔京群岛出现,主要栖息于干旱灌木丛,预计会向邻近岛屿扩展。
地理分布:北美:小安的列斯群岛,包括圣约翰岛、圣克罗伊岛及维尔京群岛等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小安德牛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小安德牛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