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紫水鸡(英文名:Western Swamphen,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是鹤形目秧鸡科青水鸡属的鸟类。又称作紫水鸡或苏丹鸟,大型水鸟,体型比水雉大得多。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深紫色羽毛、粗壮的红色喙、红色的腿和脚趾,以及白色的臀部斑块。幼鸟色彩较暗淡,主要呈灰色调。主要分布于西地中海地区,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东南部、意大利(尤其是撒丁岛和西西里岛)以及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
外形特征:西紫水鸡体型庞大,雄鸟体重可达720至1310克,雌鸟略小,体重范围为520至1252克。拥有厚重的三角形红喙、红色额盾、红色腿和细长的脚趾。多数亚种头部和身体主要呈蓝至紫色,背部和上翼覆羽呈现黑色或绿色。雌鸟比雄鸟小,额盾较小。幼鸟颜色比成鸟暗淡,面部、前颈和胸部带灰色,喉咙接近白色。
鸣叫特征:非常善于鸣叫,声音丰富多样,包括低沉的男声呼唤,有时以沙哑的喇叭音结尾;雌鸟的叫声尖锐柔和。包括‘chuck’或‘n’yip’的接触和集合叫声,鼻音的集合叫声,爆炸性的喇叭警报叫声,乌鸦般的领地叫声,以及刺耳的威胁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淡水和微咸水湿地,包括池塘、湖泊、沼泽、河流、泛滥平原等,偏好被香蒲、芦苇、莎草、睡莲等水生植被环绕的水域。也能适应城镇内的湖泊和与湿地相邻的开阔环境,如草地、农田、公园、花园、路旁等地。没有定期的长距离迁徙,但在一些地区,如西南欧、撒丁岛和西北非,存在局部季节性移动。
生长繁殖:繁殖期主要在3月至6月。社会结构复杂,主要表现为永久性领土占有,实行一夫一妻制。巢建于浅水中,藏匿于茂密的水生植物中,由死茎和叶片构成,带有浅杯状结构,通常建于压倒的植被平台上,有时会浮动。每窝产卵2至7枚,孵化期为23至27天,由双亲共同孵化。雏鸟早熟,孵化后不久即可离巢,但通常会在巢中停留数日,由父母喂养。幼鸟约在10至14天开始自行觅食,但仍接受喂养25至40天,约60天后离巢独立,6至8周后完全自立。
区别辨识:与同属其他物种相比,西紫水鸡具有独特的深紫色羽毛、红色喙和腿部,以及白色的臀部斑块。亚种间在羽毛颜色和体型上有明显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西南部(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东南部、意大利南部)和北非西北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在西班牙有最大规模的种群,此外在意大利的撒丁岛和西西里岛也有分布。
其他:历史上,西紫水鸡曾因栖息地丧失和过度猎杀而数量锐减,但近年来通过保护措施和栖息地管理,其种群已有所恢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西紫水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西紫水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