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岛骨顶(英文名:Makira Woodhen,学名:Gallinula silvestris),是鹤形目秧鸡科水鸡属的中等大小的游禽,身长约为26.5厘米,其自然栖息地位于所罗门群岛的马基拉岛,主要栖息于热带湿润的低地森林和山地森林。该物种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甚至可能已灭绝,最后一次记录的目击是在1953年。
外形特征:圣岛骨顶是一种几乎无尾的鸟类,拥有蓝色的翅膀,从头顶至背部的羽毛呈棕色,全身羽毛颜色偏黑。具有红色的腿和爪,前额为蓝灰色,臀部掩蔽处为白色,尾巴呈赤褐色。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部有额甲,边缘圆钝,嘴和额甲色彩鲜艳。翅膀圆形,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尾下覆羽为白色。趾很长,中趾不连爪约与跗跖等长,趾具狭窄的直缘膜或蹼。
生活习性:圣岛骨顶栖息在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水域附近的芦苇丛、灌木丛、草丛、沼泽和稻田中。它们偏好有树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而不喜欢开阔的场所。擅长游泳和潜水,遇险时能潜入水底,用脚抓住植物长时间不动,仅露出鼻孔呼吸。它们不善飞行,飞行速度慢,飞行距离短。它们属于杂食性鸟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偶尔也会吃一些小型水生动物,如小螺蛳、蚊子、小鱼、小蛙、飞蝗和蟋蟀甲虫等。
生长繁殖:圣岛骨顶实行单配制,有领域性,偶尔会形成复杂的家庭结构,如1雌2雄或2雌或多雌与1雄合作建巢。两性共同营巢,巢通常建在草丛或芦苇丛中,巢的大小不一,直径可达24-30厘米。每天产一枚卵,每窝产卵量为5-8枚,若多于13-14枚可能涉及两只雌鸟。卵呈椭圆形,白色或乳白色带红褐色斑点。两性轮流孵卵,雌鸟孵卵时间较长。雏鸟为早成鸟,21-25日龄即可自行觅食,45-50日龄长出飞羽,72日龄可独立生活。
保护现状:IUCN:CR (极危)
地理分布:圣岛骨顶的分布区域局限于所罗门群岛的马基拉岛(Makira),位于所罗门群岛东南部,目前该物种可能已经灭绝。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圣岛骨顶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圣岛骨顶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