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额鹑鸠(英文名:Buff-fronted Quail-Dove,学名:Zentrygon costaricensis),是鸽形目鸠鸽科Zentrygon的鸟类。最显著特征为黄色或淡粉色的前额,头、颈和胸主要呈灰色,腹部逐渐变为棕色,背部与翅膀为深红棕色并带有紫色光泽。该物种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高地至巴拿马西部,栖息于海拔1000至3000米的常绿山地森林。
外形特征:黄额鹑鸠拥有厚实的身体,短尾和短腿。头部大部分为灰色,前额为独特的黄色或粉黄色,冠部和颈背带有绿色光泽。上体为暗红棕色,混杂紫色,下体为灰色,腹部转为浅棕色。两性相似,成鸟与幼鸟在颜色上略有差异,幼鸟的颜色较为暗淡,且上体为暗褐色,下体有灰、肉桂色条纹和斑点。
鸣叫特征:其鸣唱被描述为低沉的‘hoOOOO’声,音量在结尾处增大,略带上升的音调。
生活习性:黄额鹑鸠偏好栖息于蒙特内哥罗的常绿森林,常在地面觅食,有时会飞至树的较低层。它们以单独或成对的形式活动,主要在清晨和黄昏沿着小径活动。食物主要包括果实、种子,可能还包括昆虫。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行为的资料有限,已知的巢为由粗枝、苔藓和肝叶组成的几乎平坦的平台,位于离地面约4米高的灌木水平枝上,巢中至少有一只雏鸟。
区别辨识:与紫背鹑鸠的区别在于后者前额为白色而非黄色;与棕胸鹑鸠相比,体型较小,冠部无明显浅色前额,且下体为灰色而非肉桂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黄额鹑鸠的分布区域集中在中美洲,包括哥斯达黎加北部的瓜纳卡斯特山脉,向东南延伸至巴拿马西部的维拉瓜斯省。
其他:黄额鹑鸠的系统分类经历多次调整,最初归于Geotrygon属,后移至Oreopeleia属,现置于Zentrygon属内,为单型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黄额鹑鸠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黄额鹑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