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纹鹃(英文名:Striped Cuckoo,学名:Tapera naevia),是鹃形目杜鹃科纵纹鹃属的鸟类。是新世界的一种近似鸣禽,为纵纹鹃属的唯一物种。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从墨西哥南部到阿根廷北部、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这种居民性杜鹃栖息于树丛或灌木丛的开阔地带,以及红树林边缘。
外形特征:纵纹鹃长约27厘米,体重约40克。成鸟上体主要为灰褐色,带有黑色和淡色条纹,具有浅色眉线和红黑相间的可竖立的冠羽。下体为淡白色,尾部细长且渐尖。幼鸟背部和翅膀更偏赤褐色,体表有淡色斑点。
鸣叫特征:其鸣叫声通常为两至三个音符的哨声,'wu-weee'或'wu-wu-wee',通过模仿叫声可吸引它们。
生活习性:纵纹鹃偏好在灌木覆盖下独居,较为羞怯。以大型昆虫为主食,如蚱蜢和毛虫,常于地面觅食。
生长繁殖:它是新世界少数几种巢寄生杜鹃之一,主要寄生于旋尾雀、鹪鹩等筑有圆顶巢的鸟类,有时也会寄生在其他种类的巢中。每窝产一至两枚白色或蓝白色的蛋,孵化期约为15天,再过18天幼鸟即离巢。
区别辨识:与Dromococcyx属的两种杜鹃相比,纵纹鹃体型较小,上体有黑色条纹而非鳞状斑纹,且头部无条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纵纹鹃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从墨西哥南部至阿根廷北部,包括巴西、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
其他:在巴西民间传说中,纵纹鹃与Saci(或matita-perê)的传说有关,拥有多个地方性别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纵纹鹃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纵纹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