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岛翡翠

Marquesan Kingfisher Todiramphus godeffroyi

马克岛翡翠(英文名:Marquesan Kingfisher,学名:Todiramphus godeffroyi),是佛法僧目翠鸟科林翡翠属的鸟类。以其几乎全白的体羽和头部特征著称。该鸟种仅分布于法国波利尼西亚的马尔克斯群岛,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外形特征:马克岛翡翠体长约21厘米,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白色的冠、颈和下体,以及通过眼睛的暗色面具,继续为蓝黑色条纹,薄带横过颈背。上背部有一个特征性的浅黄色三角形,其余上体、翅膀和尾巴呈明亮的蓝色。喙上部为黑色,下部为淡黄色至淡角质色,尖端和边缘为深色;虹膜为深棕色;腿和脚为黑色。幼鸟的冠部为蓝绿色,头部侧面和胸部为黑色,上体为绿蓝色。

鸣叫特征:发出短暂重复的“kiau”声,逐渐发展成类似笑声的叽叽喳喳。

生活习性:偏好密集潮湿的低地森林,常见于溪流附近。以昆虫为主食,如甲虫和大型蚱蜢,以及小型蜥蜴;可能也会捕食一些鱼类。在树叶间捕食,或从栖木上俯冲到地面或水面捕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9月至次年1月,在Hiva Oa岛发现繁殖记录。在旧芒果树的洞穴或腐朽的螺旋松树(Pandanus)树干中的空洞筑巢,巢孔直径3.5厘米,高度2至5米。在枯死的椰子树桩上也有发现巢穴,高度7米。

区别辨识:马克岛翡翠在其分布范围内独一无二,可以通过其大部分白色的体羽和穿过眼睛的细黑线以及蓝黑色的颈背带进行识别。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

地理分布:马克岛翡翠仅限于马尔克斯群岛的Hiva Oa和Tahuata岛(后者可能存在),在其他马尔克斯群岛岛屿上的报道可能是错误的。

其他:全球估计数量在260至320只成熟个体之间,由于栖息地退化和外来物种的捕食,种群数量正在下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马克岛翡翠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马克岛翡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