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嘴小巨嘴鸟

Spot-billed Toucanet Selenidera maculirostris

点嘴小巨嘴鸟(英文名:Spot-billed Toucanet,学名:Selenidera maculirostris),是䴕形目巨嘴鸟科小巨嘴鸟属的鸟类。攀禽,身长30-35厘米,以黑色和深蓝色羽毛为主,下腹部红色,具柑橘黄色标记。雄鸟头、颈、胸和腹黑色,雌鸟相应部位呈棕色。广泛分布于巴西东南部至巴拉圭东部和阿根廷东北部的亚热带湿润森林。

外形特征:点嘴小巨嘴鸟具有橄榄绿背部,眼周蓝裸皮,红腹,尾部中央三对羽毛带胸nut尖端。雄鸟头部和下体黑色,雌鸟相应部位褐色。幼鸟较暗淡,缺乏黄色颈带,喙色柔和。喙部灰白,具三道黑色条纹,尖端绿黄至象牙白,中央鼻嵴黑色,上喙有3-5垂直黑纹,下喙前端有小黑斑。喙型独特,轻巧,内部中空,支撑结构复杂。

鸣叫特征:发出粗犷、嘶哑的‘ggrooaw’至‘kkrowk’音节,每分钟约75-90次,持续约15秒。两性通常交替鸣叫,偶尔同时发声,但不紧随其后。互动时发出相似音符,以及低沉‘tut’音,颤音,低哼,喙击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亚热带湿润原始森林、被选伐的森林、次生林、棕榈树林和灌木林,海拔可达1000米。以Euterpe、Cecropia等果实为主食,捕食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偶见于开阔地带的孤立果树。饮水来自树隙。单个、成对或小群体活动。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北区12月至翌年6月,南区10月至翌年1月。巢建于树洞,双方共同筑巢。产卵2-3枚,孵化期约15天,雏鸟喂食果实和死鼠,发育缓慢,约25天可辨性别,31天体重达120克,6-7周离巢,成鸟哺育至约55天。

区别辨识:高氏小巨嘴鸟区别在于喙部图案和颜色。雌雄差异明显,雄鸟黑头黑下体,雌鸟相应部位棕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级;巴西多个保护区存在,如伊瓜苏周边,但局部受森林损失威胁。

地理分布:分布于巴西东南部(巴伊亚至圣卡塔琳娜,可能至里奥格兰德杜苏尔)、东巴拉圭和阿根廷东北部(米西奥内斯省)。

其他:在野外,曾观察到一对点嘴小巨嘴鸟收养了两只2日龄的绿簇舌巨嘴鸟,并成功抚养。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点嘴小巨嘴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点嘴小巨嘴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