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色拟啄木鸟(英文名:Red-throated Barbet,学名:Psilopogon mystacophanos),是䴕形目拟啄木鸟科火簇拟䴕属的鸟类。为东南亚热带地区的特有种,广泛分布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及婆罗洲等地。雄鸟拥有独特的黄色额部、红色头冠、喉部及胸前斑点,而雌鸟仅呈现蓝色与红色面部斑块,展现出显著的雌雄异型。
外形特征:体长约23厘米,体重介于60至95克之间,属于中等体型的绿色拟啄木鸟。雄鸟头部特征明显,具黄色额部小斑、红色头冠、喉部及胸前标记,辅以蓝色颊部和下喉部,黑色眼纹,喙大且黑。雌鸟略大于雄鸟,颜色较淡,具窄淡黄色额部、红色眼下方斑点,小红冠斑被蓝色环绕,蓝眼上区、脸颊及下颚颜色较淡。幼鸟喙色较浅,主要呈暗绿灰,鲜艳色彩较弱,红色最后显现。
鸣叫特征:有两种鸣唱模式,其一为一系列单至四声的"tyuk"、"tuk"或"tyowp"音符,间歇不一,有时长达数秒;另一模式为快速颤音序列,逐渐减慢并变短,最终可能分解成单音,过渡到第一种鸣唱模式。雄鸟在展示行为中对雌鸟发出低沉"hoot"叫声,且在对抗鸣唱时会运用两种鸣唱。
生活习性:栖息于各种低地森林环境,从原始森林到公园花园皆可见其踪迹。听其独特鸣叫,如持续的吞咽声、简洁的呼噜声,或一系列颤音最终放缓成呼噜声,音符具有"敲击"质感,不同于更响亮的花彩拟啄木鸟。
区别辨识:与同属其他种类相比,红喉拟啄木鸟的两性异形最为显著,雄鸟的面部色彩丰富,而雌鸟仅限于蓝色和红色。亚种ampalus的特征在于更大的喙,形状更为方正,雌鸟的红冠斑更大,喉部颜色更深。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丽色拟啄木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丽色拟啄木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