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巨隼(英文名:White-throated Caracara,学名:Phalcoboenus albogularis),是隼形目隼科巨隼属的鸟类。体型中等偏大,分布于南美洲南部,包括智利南部和阿根廷南部的地区,偏好高山开阔地带及湿润森林,尤其是诺托法古斯属(Nothofagus)森林。其独特之处在于黑白相间的羽色和白色喉部。
外形特征:体长49至55厘米,翼展110至124厘米。具有长而分明的翼尖和较为圆润的尾巴。雌雄羽色相似,成年鸟上半身呈黑褐色至黑色,尾羽顶部及下体纯白,翼下初级飞羽基部黑白条纹明显。面部裸露皮肤橙黄色,虹膜棕色至榛色,腿脚黄色。幼鸟上半身深褐色,面部、腿脚及足部蓝白色。
鸣叫特征:鸣叫特征未知。
生活习性:活动于开放的山地斜坡和湿润森林,高度范围从500米至3000米不等,可能具有一定的游荡习性。主要以腐肉为食,例如死亡的原驼羊和牛,同时也捕食小型啮齿类动物。常在尸体旁与秃鹫一起觅食,或在屠宰场聚集。在某些地区与其它种类的Caracara竞争食物。
生长繁殖:筑巢于岩石峭壁,每窝产2至3枚卵,孵化期和育雏细节尚不清楚,推测在10月至11月间产卵。
区别辨识:与同属物种区别显著,尤其是其白色的下体和更为暗淡的上体颜色,以及更弱的冠羽。幼鸟与较小的叫隼相似,但可通过黑色喙而非浅色喙加以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级。在Nothofagus森林中常见,全球数量估计不超过10,000个个体。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智利(Los Lagos地区)至南阿根廷(自门多萨省向南至火地岛)。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喉巨隼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喉巨隼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