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凤头鹦鹉

Yellow-tailed Black Cockatoo Zanda funerea

黑凤头鹦鹉(英文名:Yellow-tailed Black Cockatoo,学名:Zanda funerea),是鹦形目凤头鹦鹉科 Zanda 属的鸟类。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特有的大型鹦鹉,身长可达55至65厘米,以其标志性的黄色颊斑和尾带著称。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至东南部,包括塔斯马尼亚岛,偏好温带森林和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黑凤头鹦鹉体长55至60厘米,重610至900克。雄鸟羽毛深黑,边缘略带水红色,具黄色耳羽斑和尾部宽黄带,中央两根尾羽全黑;喙深灰,脚灰褐,眼深褐,眼周有粉红环。雌鸟与雄鸟相似,但颊斑更亮更大,喙骨色,眼周皮肤深灰。未成熟鸟似雌鸟。xanthanota亚种翅膀和尾巴较小;whiteae亚种上颌宽度有别。

鸣叫特征:黑凤头鹦鹉的叫声独特,常见的是过度模糊的哀号声,以wheEEeargh结尾,飞行和栖息时发出。喂食时,群中的鸟儿会发出嘎吱声和尖叫。报警时,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

生活习性:黑凤头鹦鹉栖息于沿海灌木、林地和森林,也会出现在海岸边的松树林。指名亚种既食种子也食昆虫幼虫,xanthanota亚种主要以种子为食,尤其喜欢撕开外来松树的果实。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澳大利亚北部为4月至7月,新南威尔士州北部为1月至5月,南部为12月至2月,南澳大利亚州、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州为10月至3月。巢建在大树洞内,每次产两枚蛋,孵化期28至29天,仅雌鸟孵化。雏鸟有黄色绒毛,通常仅一只存活,由双亲喂养,三个月后离巢,直至下一个繁殖季。

区别辨识:黑凤头鹦鹉通过其独特的黄色尾部和耳部标记与其他暗色鹦鹉区分开来,尤其是与具有红色尾部标记的红尾鹦鹉和光亮黑鹦鹉的区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东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包括昆士兰南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州。小群体存在于艾尔半岛。

其他:在一些地区,如悉尼、阿德莱德和墨尔本的郊区,黑凤头鹦鹉已适应人类环境,常见于公园和高尔夫球场附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凤头鹦鹉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凤头鹦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