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色鹦哥(英文名:Dusky Parrot,学名:Pionus fuscus),是鹦形目鹦鹉科裸眼鹦哥属的鸟类。属于鹦鹉科裸眼鹦哥属的中型鹦鹉,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部,包括委内瑞拉东部、哥伦比亚北部、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以及巴西北部和东北部。其特征为蓝灰色头部、暗棕色体羽、红色腹部和红底蓝色尾羽。
外形特征:体长约24厘米,体重179-229克。头部呈石板蓝色,鼻孔下方有微小的红斑,眼周有淡蓝灰色的裸露眼环;脸部边缘环绕着模糊的白色羽毛;背部深棕色,羽毛边缘较浅;腹部颜色变化较大,通常为红巧克力色,带扩散状条纹;尾羽基部和下尾覆羽为暗红色;尾羽和翅膀其余部分为深蓝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翼羽覆羽边缘呈绿色。
鸣叫特征:飞行时发出较为规律、略带哀怨的‘kee-lah .... klow-klow-klow’声或简单的‘kee-lah’声。在栖息时,有更丰富的‘交谈式’叫声,大多具有类似的音质。
生活习性:栖息于热带湿润的常绿高地森林,偶尔进入季节性泛滥的森林,海拔多在600米以下。在苏里南季节性地进入沙丘森林和草原林地,在法属圭亚那海岸的林带更为常见。飞行风格独特,翅膀保持水平以下,身体左右摇摆。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哥伦比亚为4月,圭亚那为3月至4月,法属圭亚那为2月,巴西北部为11月。在枯死的树木洞穴中筑巢,每次产卵4枚,尺寸约为36.2毫米×28.9毫米。
区别辨识:与蓝头鹦哥容易混淆,但暗色鹦哥的飞行姿态和叫声不同,翅膀拍打较浅。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委内瑞拉东北部、圭亚那、巴西北部至亚马逊河下游地区,以及哥伦比亚东北部至委内瑞拉边境的Sierra de Perijá山脉西部斜坡。
其他: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暗色鹦哥的羽毛展现出细腻的色彩变化,被誉为‘鹦鹉中的小型鹰’,但实际上性格温和。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暗色鹦哥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暗色鹦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