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鹦哥

Puerto Rican Amazon Amazona vittata

波多黎各鹦哥(英文名:Puerto Rican Amazon,学名:Amazona vittata),是鹦形目鹦鹉科亚马逊鹦鹉属的鸟类。体型健硕的绿色鹦鹉,为波多黎各岛特有种。其头部羽毛边缘呈黑色,形成鳞片状外观,前额带红色条纹,有时延伸至眼上方。分布于岛上的湿润高海拔森林,目前数量极为稀少。

外形特征:体长29至30厘米,体重250至312克。全身羽毛绿色,下体颜色较淡,头部、肩部和胸部的羽毛边缘黑色,使头部、背部和胸部呈现出鳞片状的外观。前额有一条红带,有时会延伸到眼上区域。眼睛周围裸露的眼环白色,腹部有时带有暗红色调。飞羽呈柔和的蓝色,尾巴绿色,末端黄色,最外侧的尾羽基部红色,边缘蓝色。幼鸟与成鸟相似。gracilipes亚种体型较小。

鸣叫特征:发出一系列尖锐的叫声和啸声,大多数声音音调较高。

生活习性:原生于波多黎各的森林,从湿润的山地森林到海滨灌木林和红树林均有分布,现仅限于200至600米的湿润山地森林,包括塔邦库科树森林、红木区、塞拉棕榈森林和矮林。主要以多达60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叶子、花朵和树皮为食,偏好那些果实产量显著的物种。过去曾被视为玉米作物的害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2月至4月。在红木自然形成的腐朽空洞中筑巢,通常距离地面至少4.5米,深度至少60厘米,干燥且底部平坦。每窝产卵2至4枚,孵化由雌鸟单独承担,孵化期26天;雏鸟期平均九周,但有变异性。

区别辨识:与红冠鹦鹉相比,红冠鹦鹉额头红色更多,翅膀上有小块红色斑点,腿部和脚部灰色而非粉红色。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CITES I。波多黎各鹦哥为波多黎各岛特有种,历史上曾在岛上广泛分布,保守估计哥伦布发现前的数量约为84,000只。由于19世纪的森林砍伐,到1912年,岛上不到1%的森林保持原始状态,导致该物种仅存于Luquillo森林的残余群体,占据约22.7平方公里的区域。过去因捕获作为宠物和因破坏作物而受到迫害,数量大幅减少。自1975年数量降至最低点13只以来,通过长期的管理计划,包括控制捕食者、寄生虫、圈养繁殖和再引入,野生种群有所恢复,但仍然脆弱。

地理分布:仅分布于北美地区的波多黎各岛。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波多黎各鹦哥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波多黎各鹦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