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帽鹦哥(英文名:Golden-capped Parakeet,学名:Aratinga auricapillus),是鹦形目鹦鹉科锥尾鹦哥属的鸟类。是中等体型的鹦鹉,以其独特的金黄色头冠和红额闻名。分布于巴西和巴拉圭的半落叶林地带,适应力强,甚至出现在人类居住区。体长约30厘米,重约130克。
外形特征:金帽鹦哥身长30厘米,体重约130克,全身大致呈深绿色。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红额,逐渐过渡至橙色的前冠,直至中冠变为黄色;眼周皮肤深色,头部、躯干和翅膀均为深绿色,腹部带葡萄酒红色,背部下方和臀部边缘红色。成鸟的翅膀内侧覆羽为红色,主飞羽蓝色,下翼覆羽橙红色,尾部下侧暗红灰。幼鸟头部绿色更浓,红黄色较少。亚种aurifrons下体更绿,背部和臀部无红色边缘。
鸣叫特征:发出高音、刺耳、尖叫的连续叫声“crree crree crree”,无论是在飞行还是栖息时都会发出,与同类金黄鹦哥和绿翅金鹦哥的叫声相似。
生活习性:栖息于半落叶林边缘,较少见于次生林和牧场,但在良好森林斑块的庇护下,会扩展到更加开放的区域,包括农田,海拔可达2180米。以果实和种子为主食,季节性地取食多种植物,包括外来物种。过去数量较多时,曾被视为农作物害鸟。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信息有限。在树洞中筑巢,繁殖季节可能在10月左右。在11月初的巴西圣保罗记录到已发育良好的雏鸟。在圈养条件下,鸟蛋尺寸约为30–30.7毫米×21.4–24.5毫米。
区别辨识:与其他Aratinga属鹦鹉相比,金帽鹦哥具有独特的头冠颜色和红色腹部。亚种aurifrons与金帽鹦哥的区别在于下体颜色更深,背部和臀部无红色边缘。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过去常见,近两个世纪以来可能持续下降,原因包括栖息地破坏和国内贸易。目前在整个分布区南部似乎极为稀少。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巴西东南部,包括巴伊亚、米纳斯吉拉斯、埃斯皮里托桑托、里约热内卢、圣保罗、戈亚斯和巴拉那等州。在巴伊亚的查帕达迪亚曼蒂纳和蒙特帕索考尔国家公园,以及米纳斯吉拉斯的卡塔宁加保护区、多塞州立公园和塞拉达卡纳斯特拉国家公园均有记录。
其他:金帽鹦哥是良好的生物指示物种,因其对森林碎片化敏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金帽鹦哥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金帽鹦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