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宝石鹦鹉(英文名:Turquoise Parrot,学名:Neophema pulchella),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橙腹鹦鹉属的小型鹦鹉。其特征为黄色腹部、绿色背部和蓝色脸部及肩部斑块。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自昆士兰东南部至维多利亚州东北部。雄鸟脸部全蓝,雌鸟和幼鸟蓝色减少。
外形特征:绿宝石鹦鹉体长约20厘米,体重37-44克。头部前额和脸部为蓝色,逐渐过渡到中冠和大部分上体的绿色;喉部至腹部为黄色,腹部带有微弱的橙色色调;内侧小翼羽呈栗红色;中间和外侧二级飞羽覆羽及外侧二级飞羽为浅天蓝色;初级飞羽覆羽和初级飞羽的外缘为深蓝色;尾巴为绿色,尖端较暗,边缘黄色。雌鸟脸部蓝色显著减少,头顶白色,颈部和胸部绿色,翅膀无栗色。幼鸟颜色较为暗淡。
鸣叫特征:鸣叫包括单个和双高音的清脆音符,如“tseee!”和“tsink-tsink”。被惊飞时发出类似或略带嗡嗡声的“tzeet-tzeet-tzeet...”。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放森林、灌木林、本土草原,偏好生态交错地带,如森林边缘的草地。食性广泛,包括种子、花和果实,偏好草本植物、复合花序植物和其他草本及灌木的种子。冬季倾向于岩石山脊,春秋季偏好潮湿平原和沟壑,全年常在东南斜坡活动。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8月至12月,筑巢于树洞(如桉树)、树桩、栅栏柱或倒下的树干中。每窝产卵4-5枚(2-6枚),孵化期约20天,雏鸟喂养期约4周。
区别辨识:与同属其他物种相比,绿宝石鹦鹉具有独特的蓝色面部和栗红色肩部斑块。雌雄差异明显,雌鸟脸部蓝色较少,腹部黄色,胸部淡绿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绿宝石鹦鹉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从昆士兰东南部延伸至维多利亚州东北部。在维多利亚州,它在Wangaratta附近、东吉普斯兰和Mallacoota周围可见。
其他:绿宝石鹦鹉曾因栖息地破坏濒临灭绝,但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数量有所恢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绿宝石鹦鹉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绿宝石鹦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