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色鹦鹉(英文名:Varied Lorikeet,学名:Psitteuteles versicolor),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红额鹦鹉属的唯一物种。主要特征是其绿色体羽,带有黄色条纹,头部红色帽状斑和蓝色面部标记。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自西澳大利亚东北部至昆士兰西北部。
外形特征:小型鹦鹉,长度约19厘米,体重51-62克。喙橙红色,前额至中冠红色,眼眶裸露部分白色,耳羽簇黄色,头余部蓝绿色,有细窄的黄色条纹延伸至淡紫色胸羽和浅绿色腹部。背部和翼覆羽绿色带黄纹,翅和尾较暗绿。雌鸟颜色较暗,头部和胸部红色减少。幼鸟更暗,头顶大部分绿色,喙呈褐色。
鸣叫特征:最常见叫声为尖锐的‘shreet!’,无论是飞行还是栖息时都能听到。飞行群发出连续的嘈杂尖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桉树森林,主要以血木桉(Eucalyptus terminalis)、E. polycarpa、E. tetradonta和E. pruinosa的花粉和花蜜为食,也会食用纸皮树(Melaleuca leucodendron)、棉树(Cochlospermum heteronemum)、Bauhinia树和Grevillea pteridifolia的花朵。
生长繁殖:主要繁殖期为4月至8月,但在全年都有记录。巢筑于树洞或树干空腔中,高处筑巢。每窝产卵2-5枚;在圈养条件下,孵化期持续20-23天,幼鸟成长期约40天。
区别辨识:通过其独特的红色头冠、蓝绿色头部和黄色条纹区分于其他鹦鹉。雌鸟和幼鸟的颜色较暗,是辨识的重要特征。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从西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区向东至北昆士兰(西开角半岛以西)。繁殖区域与非繁殖区域重叠,主要集中在热带桉树林、湿地和草原地带。
其他:丽色鹦鹉是Psitteuteles属下的唯一物种,历史上曾被错误地认为来自‘开普约克’,实际来源于阿纳姆地至金湾沿岸的西北海岸线区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丽色鹦鹉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丽色鹦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