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胸丝冠鸟(英文名:Silver-breasted Broadbill,学名:Serilophus lunatus),是雀形目阔嘴鸟科丝冠鸟属的鸟类。分布于东南亚部分地区,包括缅甸、中国东南部、越南、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岛。体长16-17厘米,重约25-35克。头部锈红色,额头灰白色,有宽大的黑色眼上纹。胸部和腹部白色,臀部和上翼覆羽明亮的赤褐色,飞羽蓝黑相间,尾巴黑色。雌鸟胸部有一条银白色细环,幼鸟的羽毛颜色较暗,翅膀和尾巴较短。
外形特征:银胸丝冠鸟拥有中等体型,全长约16-17厘米,体重介于25-35克之间。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独特的羽毛色彩和质地,给人一种光滑丝绸般的外观。头部锈红色,额头灰白色,有一条宽阔的黑色眼上纹延伸至颈后。上背部烟灰色,下背至尾上覆羽为亮丽的赤褐色。飞羽的外侧为黑色,内侧边缘带有浅灰蓝色,覆羽和羽端为亮黑色,形成独特的亮蓝色和白色翼镜。尾巴黑色,中央两对尾羽纯黑,第三对尾羽略带白色,其余尾羽具有宽阔的白色端斑,形成典型的凸尾型。跗蹠和趾为蓝绿色。雌鸟与雄鸟相比,胸部具有一条银白色的细环。
鸣叫特征:银胸丝冠鸟在个体间相互联系时会发出柔和的‘滴、滴’声。
生活习性:银胸丝冠鸟栖息于热带森林、溪边灌丛或村寨附近的树丛中。它们通常结成10余只的小群体,在树上活动觅食,或静栖枝上,成对相偎相依。它们以昆虫为主食,偶尔也会食用植物果实。银胸丝冠鸟生性缓慢,不甚畏人,反应迟钝,飞行滞缓。它们是稀有留鸟,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当一只鸟被捕获时,其他的鸟会在附近徘徊盘旋,企图救助同伴。
生长繁殖:银胸丝冠鸟在矮树或灌丛间营巢,巢由杂草、嫩枝、细茎等组成,内垫更细的杂草、竹叶及树叶等。每窝产卵4—5枚,卵近白色,表面疏杂以红褐色斑点,尤其在钝端较多。
区别辨识:银胸丝冠鸟与同属的灰眶丝冠鸟在头纹颜色、翼部图案以及下体颜色上有明显差异。雌鸟胸部的银白色细环是区别于雄鸟的显著特征。此外,不同亚种在羽毛色彩深浅和分布区域上也有所区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银胸丝冠鸟分布于远东地区,具体包括缅甸中部至中国东南部、越南、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岛。在中国大陆,主要见于云南、广西等地。
其他:在历史上,灰眶丝冠鸟曾被认为是银胸丝冠鸟的一个亚种,但现在已被认为是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银胸丝冠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银胸丝冠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