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萨岛雷雀(英文名:Masafuera Rayadito,学名:Aphrastura masafuerae),是雀形目灶鸟科雷雀属的鸟类。小型鸟类,属于灶鸟科,仅在智利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的Alejandro Selkirk岛(前称Isla Masafuera)上发现。具有独特的羽毛颜色,包括暗褐色的冠羽和白色的额头,生活在海拔800至1300米的高山潮湿灌木丛中。
外形特征:马萨岛雷雀体型约为14至15厘米,面部暗淡,额头白色并带有细小的赤褐色条纹,冠羽深暗褐色,背部呈灰褐色,臀部赤褐色。翼覆羽黑色,带锈色尖端;飞羽黑色,基部锈色;尾巴呈渐变状,末端羽毛缺乏绒羽,呈棘状,羽干和除中央羽毛外的其余羽毛基部黑色。喉咙白色,胸腹部灰色带赤褐色调,两胁及下尾覆羽赤褐色。虹膜棕色,上喙角质色或微黄白角质色,下喙角黄色,腿和脚灰色角质。雄雌相似,可能在上喙和冠羽的颜色上有细微差异。幼鸟特征未描述。
鸣叫特征:其叫声被描述为低沉的'churr'声,约1.2秒长,单发或重复。
生活习性:马萨岛雷雀主要栖息在半湿润到湿润的高山灌木丛中,偏好树蕨为主的林区,通常在800至1300米的高度,冬季会下降到更低的海拔。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常在叶堆中觅食,有时倒挂于蕨类植物上进食,也会在苔藓和地衣中寻找食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至少在12月初至1月末。巢建于陡峭岩壁上的自然洞穴,入口极小,直径约3厘米,偶尔会在人工巢箱中筑巢,使用当地树蕨和canelo树的根须作为巢材,衬垫以海燕羽毛。双亲均参与喂养雏鸟,每天平均喂食36次,持续15小时。
区别辨识:与大陆智利的棘尾雷雀相似,但颜色更暗淡,眉纹较淡,下体更暗。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
地理分布:分布仅限于南美洲智利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Alejandro Selkirk岛。
其他:由于岛屿的山地分布接近岛屿最高海拔,气候变化可能对其造成潜在影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马萨岛雷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马萨岛雷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