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巨灶鸫(英文名:Caatinga Cacholote,学名:Pseudoseisura cristata),是雀形目灶鸟科巨灶鸫属的鸟类。大型的、具有独特肉桂色羽毛的灶鸟科鸟类,主要分布在巴西东部的干燥森林(caatinga)和灌木丛中,常见于人类居住区附近。以独特的丛生冠羽和黄色眼睛而著称。
外形特征:体长约26厘米,雄雌同型,全身羽毛呈均匀的明亮红栗色,下部颜色略淡且更鲜艳;冠羽蓬松,端部和边缘略带灰色;翅膀末端羽毛尖端呈暗褐色;尾巴近似方形,末端2至3毫米的羽轴缺乏羽片;虹膜黄色。雏鸟冠羽较短,颜色不均一,面部和下体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灰暗条纹或斑点,虹膜蓝灰色。
鸣叫特征:通常以二重唱形式鸣唱,持续约7秒;雄鸟的鸣唱由4至10个间隔均匀的音符开始,随后加速成一系列类似响尾蛇的声音,整体呈现下降的弹球模式;雌鸟则发出连续的、有节奏的‘zjeep’音符,音调缓慢且尖锐。
生活习性:栖息于热带落叶林、caatinga林地和灌木丛,偏好过度放牧的地区,常见于乡村住宅附近。海拔分布从50至500米。为留鸟。主要在地面觅食,以昆虫(鳞翅目和鞘翅目)和植物为食,通常成对活动。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未详细记录。可能主要是单配偶制,但某些繁殖单位似乎包含3至4个成年个体,共同喂养雏鸟。巢穴为大型刺枝堆砌,长度可达90至100厘米,宽度约50厘米,内部有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球形室,用树皮碎片和蛇皮铺垫。巢址位于树叉或电线杆上。
区别辨识:与极相似的灰冠巨灶鸫相比,其羽毛颜色更浅,喙明显更长。雌雄外观一致,但幼鸟具有不同的特征,如较短的冠羽和蓝灰色虹膜。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巴西东部,具体包括Maranhão州东部、Ceará、Paraíba和Pernambuco州南部至Minas Gerais州中部。
其他:已知在一些受保护区域如Peruaçu Caverns国家公园内存在。在森林被砍伐的地方,其分布范围有所扩大。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棕巨灶鸫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棕巨灶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