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钟伞鸟(英文名:Bearded Bellbird,学名:Procnias averano),是雀形目伞鸟科钟伞鸟属的鸟类。是南美洲北部特有种,以独特的外观和响亮的鸣叫声著称。雄鸟个体长约28厘米,除棕色头部和黑色翅膀外,全身羽毛白色;雌鸟较小,橄榄绿上部,黄色下部带绿色条纹,腹部黄色。雄鸟的喉部挂有黑色的肉垂。
外形特征:雄性须钟伞鸟体长约28厘米,羽毛大部分为白色或淡灰色,头部为温暖的棕色,翅膀为黑色。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喉部挂着一串黑色、无毛的肉垂,犹如胡须。雌鸟体型略小,约27厘米长,上体橄榄绿色,头部颜色较深,下体黄绿色条纹,腹区纯黄色。两者均拥有深色眼睛、黑色喙和灰至黑色的腿脚。
鸣叫特征:雄性须钟伞鸟的叫声极为响亮,是一种重复的、金属质感的‘bock’声,以及稍弱的、类似锤子敲击铁砧的‘tonk-tonk-tonk-tonk’声,可重复20至30次。此外,还存在多种区域性叫声,例如委内瑞拉南部的嘶哑、几乎像嘶嘶声的‘bisset’,以及委内瑞拉北部的双音节‘teek-terong’。
生活习性:须钟伞鸟主要栖息于湿润的热带森林和林地,它们几乎完全以果实和浆果为食,尤其偏爱樟科(Lauraceae)和金合欢科(Burseraceae)的植物。雄鸟会通过其独特的歌声吸引配偶。
生长繁殖:雌鸟独自建造由细枝构成的脆弱巢穴,通常位于孤立树木的外枝上。繁殖期产一枚带有斑点的浅褐色蛋,孵化任务完全由雌鸟承担。繁殖季节在特立尼达岛为4月至11月,在委内瑞拉北部为5月至9月。
区别辨识:雄性须钟伞鸟与雌鸟在外形上有明显差异,雌鸟与裸喉钟伞鸟和白钟伞鸟的雌鸟相似,但在冠部颜色上有所不同,须钟伞鸟雌鸟的冠部颜色更深。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须钟伞鸟分布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东北极、圭亚那西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巴西东北部。在委内瑞拉局部且数量稀少,在特立尼达较为常见。巴西种群因栖息地破坏严重和笼鸟贸易的影响而被认为是易危物种。
其他:须钟伞鸟的巢通常建在半清空区域的独立树木上,可能为了减少来自丛林中的有效巢穴捕食者的风险,如猴子、巨嘴鸟和蛇。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须钟伞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须钟伞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