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冠蓝鸦

Plush-crested Jay Cyanocorax chrysops

绒冠蓝鸦(英文名:Plush-crested Jay,学名:Cyanocorax chrysops),是雀形目鸦科蓝鸦属的鸟类。外形独特、色彩鲜艳的鸟类,拥有黑色的头部和胸部,与黄色的眼睛形成鲜明对比,以及引人注目的黑色圆顶状冠羽。其分布于南美洲中南部,包括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和阿根廷等地,常见于森林和林地,常以十至十二只的小群体形式活动。

外形特征:绒冠蓝鸦体长35.5-36厘米,体重范围在36至170克之间,平均体重约为157克。头部、颈部和上胸部呈深黑色,脸颊和颈背为较浅的蓝色,逐渐过渡到暗紫色的背部。下胸和腹部为奶油黄色,尾羽末端有宽阔的白色或微黄色边缘。虹膜为亮黄色,鸟喙和腿为黑色。幼鸟的眼睛周围没有明显的蓝色条纹,虹膜颜色偏棕色。成鸟的黑色冠羽在不同情境下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如求偶时会竖立,受惊时会像刷子一样展开。

鸣叫特征:在春季,绒冠蓝鸦会发出柔和的鸣啭,一次鸣啭可能持续超过两分钟。在近距离交流时,它们会使用几乎听不见的叫声,包括咔咔声、咯咯声、嗡嗡声、嘎嘎声以及类似铃声的声音。

生活习性:绒冠蓝鸦主要栖息于亚热带、热带森林,适应多种森林类型,如热带低地森林、落叶林、常绿林和温带雨林,海拔分布可达1500米。它们以家庭小群体活动,主要在树木和空地上活动,也会访问花园和人类居住区。飞行速度适中,约32-40千米/小时,飞行时身体和尾巴保持水平。它们是杂食性的,食物来源广泛,包括坚果、种子、水果、浆果、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巴拉圭和巴西南部,繁殖季为10月至12月。它们采取合作繁殖模式,巢穴由小树枝搭建,内部衬有细枝和植物纤维,安置在树叶茂密的树枝上,距离地面4-7米。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为18-20天,小鸟离巢时间大约在22-24天后,之后继续接受父母喂养长达90天。

区别辨识:绒冠蓝鸦白尾蓝鸦白枕蓝鸦黑胸蓝鸦白颈蓝鸦卷冠蓝鸦等几种大型蓝白色Cyanocorax属的蓝鸦相似,但可通过其独特的黑色圆顶状冠羽、黄色虹膜以及黑色头部和胸部与黄色眼圈的对比来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绒冠蓝鸦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南部,包括巴西中南部、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和阿根廷东北部,以及亚马逊盆地河系周边的地区。其分布范围跨越了亚马逊盆地的中央部分,包括南美洲的东南部,向北延伸至亚马逊河上游流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绒冠蓝鸦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绒冠蓝鸦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