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镰嘴风鸟

Brown Sicklebill Epimachus meyeri

褐镰嘴风鸟(英文名:Brown Sicklebill,学名:Epimachus meyeri),是雀形目极乐鸟科镰嘴风鸟属的鸟类。大型山地森林鸟类,以独特的长曲喙和长尾著称。分布于新几内亚的中西部至东南部山区,雄鸟拥有黑色上部羽毛,带虹彩光泽,棕色下部羽毛和异常长的尾巴。雌鸟上部棕色,头部红棕色,腹部具条纹,脸部黑色。

外形特征:雄性褐镰嘴风鸟总长可达49厘米(含中央尾羽长达96厘米),体重144至310克;雌鸟则稍小,约52厘米,体重140至202克。雄鸟全身黑亮,带有金属蓝绿色虹彩,下部棕色,尾羽中央两根极为延长呈镰刀状;雌鸟暗褐色,头部偏红,腹部具条纹,脸黑色。雌雄皆有长而弯曲的喙。

鸣叫特征:雄鸟发出的叫声如同短促的机关枪声,具有地域性变化,最远可在2公里外听到。雌鸟类似鸡鸣,另有‘ugh!’的吠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中高海拔的山地森林,包括苔藓森林,也会出现在受扰森林、次生林和森林边缘,高度范围1500至3200米,主要在1900至2900米之间。以果实、节肢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觅食范围广泛,从地面到树冠层均有其踪迹。

生长繁殖:繁殖期至少从4月至次年1月。雄鸟在特定月份生殖腺增大,雌鸟卵泡在特定月份亦会增大。雄鸟会在特定地点进行展示求偶,雌鸟单独筑巢。巢穴由苔藓、蕨类叶片、草和细藤构成,位于4至12米高的树冠处,通常在鹤望兰或树蕨上。每次产卵一枚。

区别辨识:黑镰嘴风鸟相似,但褐镰嘴风鸟通常在更高海拔出现,雄鸟有棕色下体,雌鸟腹部具条纹,且眼色淡蓝。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新几内亚的中西部至东南部山区,包括澳大利亚的蒙特安纳森林。

其他:曾因传统狩猎导致部分地区数量稀少,但目前整体状态稳定,未受到立即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褐镰嘴风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褐镰嘴风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