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百灵

Black Lark Melanocorypha yeltoniensis

黑百灵(英文名:Black Lark,学名:Melanocorypha yeltoniensis),是雀形目百灵科百灵属的鸟类。大型、结实的百灵科鸟类,雄鸟全身黑色,带有淡色羽缘,雌鸟则较为灰暗,上下体色差异明显。栖息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开阔草原地带,部分个体会迁徙至邻近国家过冬。黑百灵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无危状态。

外形特征:雄鸟体长约18-20.5厘米,通体黑色,背部有淡色羽缘,喙呈黄色或粉红色。雌鸟较不显眼,上体斑驳灰暗,下体较浅,腿和下翼黑色。头部图案模糊,翅膀和尾巴飞行时无显著亮色图案。

鸣叫特征:鸣唱快速而连贯,夹杂着柔和、哀怨的音符,与欧亚云雀的歌声相似但节奏更短,音调、力度和音型变化更多。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的草原,尤其偏爱有灌木点缀或湿地的环境,冬季常与家畜相伴。以昆虫和种子为食,夏季偏好昆虫,冬季则完全依赖种子。群居,尤其是寒冷季节。

生长繁殖:繁殖季为3月至8月,雌鸟单独筑巢于地面凹陷处,通常位于草丛下,由草和细草编织而成,周围可能环绕动物粪便,有助于保温和减少踩踏风险。每窝产卵2-8枚,平均4-5枚,仅雌鸟孵化,孵化期15-16天,双亲共同喂养雏鸟,雏鸟约9-11天离巢。

区别辨识:雄鸟全黑的羽毛和独特的叫声是辨识关键,雌鸟的灰褐色外观和较淡的下体色有助于区分。在繁殖季节,雄鸟的壮观空中展示也是识别特征。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俄罗斯南部和哈萨克斯坦,冬季南迁至黑海地区、高加索、伊朗北部、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在中国,偶尔可见于新疆地区。

其他:历史上,黑百灵曾被归入Alauda属,后被分类至Melanocorypha属,该属名称源自古希腊语,意指“黑色的百灵”。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百灵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百灵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