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柳莺

Dusky Warbler Phylloscopus fuscatus

褐柳莺(英文名:Dusky Warbler,学名:Phylloscopus fuscatus),是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别名: 达达跳、嘎叭嘴、褐色柳莺,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和中国中北部的柳莺科鸟类。其羽色呈泥褐色,上体较下体颜色更深,偏好沿溪流、沼泽周围及森林中潮湿灌丛的浓密低植被,栖息高度可达海拔4500米。体型小,约11-12厘米,活动于底层植被低处,常突然窜出探索周围环境。

外形特征:褐柳莺羽色泥褐色,上体深于下体,头部有细贯眼纹和淡黄褐色眉纹,喙小且色深,眉纹后端沾褐色。体型中等偏小,约11-12厘米长,体重8.5-13.5克,尾部相对短,喙细长。幼鸟羽色更显橄榄绿。雌雄外观相似。

鸣叫特征:鸣叫声为生硬的'嘎叭、嘎叭...'或'答、答、答...',繁殖期间持续鸣唱,声似'欺、欺、欺、欺...'的连续叫声,声音单调,类似石头摩擦或撞击的颤音。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亚洲东北部的山地森林边缘,活动于海拔4500米以下的地带,偏好湿润环境,如溪流沿岸的灌丛。以昆虫为主食,偶尔摄取小种子。独居或成对活动,善于在树枝间跳跃,飞行灵活。冬季迁往南亚和东南亚。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5月至8月中旬,筑巢于低矮灌木或地面,每窝产卵4-6枚。幼鸟孵化后,双亲共同育雏。

区别辨识:巨嘴柳莺区别在于嘴型更细、腿较细、体型略小,约11-12厘米,巨嘴柳莺体型更大,约12-13厘米,且嘴型异常粗壮。褐柳莺眉纹较窄短,后端棕色,眼先上部眉纹有深褐色边,腰部无橄榄绿色渲染。叫声为颤抖感强烈的'刺拉~'声,与巨嘴柳莺的石子撞击声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亚洲东北部和中国中北部,非繁殖期迁往南亚和东南亚,偶有迷鸟出现在北美阿拉斯加和加州。在中国,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和海南岛等地。

其他:褐柳莺为典型的迁徙鸟种,冬季迁徙至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夏季返回繁殖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褐柳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褐柳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