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嘴鹭(英文名:Boat-billed Heron,学名:Cochlearius cochlearius),是鹈形目鹭科船嘴鹭属的鸟类。以巨大的‘船型’喙和棕色大眼著称,成鸟拥有黑色冠羽、粉红色胸羽及银灰色背部,幼鸟则颜色更暗淡。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的热带低地,包括墨西哥到阿根廷东北部的红树林及淡水沼泽。
外形特征:船嘴鹭体型中等,体长45-53.5厘米,雄鸟体重680-770克,雌鸟503-726克。喙宽大扁平,类似船型,黑色基部泛黄。额头和脸颊白色,头顶黑色,背部橄榄灰,翼棕色,颈部两侧紫红色,其余上体灰色,下体丰富赤褐色,腹部黑色。眼睛深色或棕色,膨出,喉囊颜色多变。雌鸟头冠较短,繁殖季节口周皮肤黑色。幼鸟背部暗褐色,下体淡白色,头冠短,至少到第三年才达到成鸟羽色。
鸣叫特征:发出类似'安,安,安,安'的叫声,有时更长或更短,用于领土宣示或应对干扰,还发出'哈,哥,哥,哥,哥'的威胁声,轻微的'嗯普'声用于接触,闭合喙时会发出啪啪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红树林、沿海河流、淡水溪流边缘、湖泊、沼泽。夜间活动,白天树上休息,偏好在黄昏和夜间觅食,食物包括虾、甲壳类、昆虫、两栖动物和鱼。使用站立、缓慢行走或偶尔快速行走的方式觅食,独特的大喙用于捕捉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与雨季相关,筑巢于红树林或密集树叶的树上,离地面或水面0.4-10米。巢由树枝构成,有时加入新鲜枝叶,巢可重复使用多年。每窝产卵1-4枚,通常3枚,孵化期23-28天,双方共同孵化。雏鸟晚成性,覆盖淡灰色绒毛,下体白色,头顶黑色。
区别辨识:与夜鹭相似,但整体更白,喙宽大扁平,眼睛更大。不同亚种在色彩上有细微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从墨西哥中部到阿根廷东北部,包括红树林沼泽区域。
其他:船嘴鹭在某些地区可能因人类干扰和捕食威胁而面临挑战。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船嘴鹭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船嘴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