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嘲鸫

Black Catbird Melanoptila glabrirostris

黑嘲鸫(英文名:Black Catbird,学名:Melanoptila glabrirostris),是雀形目嘲鸫科黑嘲鸫属的唯一物种。小型鸟类,全身羽毛呈亮泽的黑色,翼短而圆,尾较长,雄鸟略重于雌鸟。主要分布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南部至洪都拉斯一带,常见于湿润森林、灌木丛和废弃农地。

外形特征:黑嘲鸫长约19至20.5厘米,体重介于31.6至42克,是模仿鸟中最小型的种类之一。拥有短而圆的翅膀和相对长的尾巴。羽毛整体呈现均匀的蓝黑色光泽,带有紫色反光,初级和次级覆羽具绿色光泽,飞羽颜色较暗。虹膜呈深红褐色,嘴和腿均为黑色。雌雄外观相似,但雌鸟比雄鸟略轻。幼鸟则为灰褐色,腹部斑驳。

鸣叫特征:发出重复的短语,包含粗糙到悠扬的笛音,间或穿插金属般的咔哒声。叫声包括鼻音“chrrh”、刺耳的“rriah”和刮擦声“tcheeu”。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海拔的半干旱至湿润环境,从灌木地、废弃农田到林缘地带。主要在低矮的灌木层活动,有时会在地面跳跃。饮食上可能为杂食性,已知会吃特定的果实。大部分时间留居原地,但在夏季末至冬季初,可能会从尤卡坦半岛北部较干燥地区季节性移动。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春季持续到夏季。巢由树枝构成,内衬细软物质,置于低矮的灌木或小树中。雌鸟产两枚绿蓝色的蛋,孵化期至少17天,雏鸟在12至13天后离巢,双亲共同喂养。

区别辨识:与同域的黑色鸟类如旋律黑鸟、青铜牛鹂和巨牛鹂相比,黑嘲鸫体型较小,尾巴适中,且拥有紫或绿色光泽的羽毛而非青铜色,眼睛颜色也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尤卡坦半岛南至墨西哥南部的坎佩切州、危地马拉北部和伯利兹北部,包括科苏梅尔岛和其他附近的加勒比海礁石。在尤卡坦半岛北部较为罕见,而在科苏梅尔岛上则较为常见。

其他:黑嘲鸫的巢损失率高,尤其是在大陆地区,可能因掠食者如大尾黑鸟的影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嘲鸫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嘲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