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姬鹟

Kashmir Flycatcher Ficedula subrubra

印巴姬鹟(英文名:Kashmir Flycatcher,学名:Ficedula subrubra),是雀形目鹟科姬鹟属的鸟类。拥有独特的黑色边缘环绕着橙红色喉部,使雄鸟个体显得格外醒目,而雌鸟则可能与红胸姬鹟混淆。繁殖于西北喜马拉雅山脉,冬季迁徙至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其全球繁殖范围极小且严重破碎。

外形特征:体长约13厘米,体重9-12克。雄鸟繁殖期上体暗灰,下体深橙色,具黑边。雌鸟颜色较淡,上体棕色,下体带有淡橙色斑纹。尾部黑色,外侧羽基白色。幼鸟暗棕色,具白色翼缘和黄色腋羽。

鸣叫特征:鸣唱为短暂甜美的颤音,结尾上升,常被描述为“sweet-eat, sweet-eat-did-he”。叫声包括低沉的咔嚓声和尖锐的“chak”。

生活习性:繁殖于海拔1800-2700米的落叶林,偏好核桃树、樱桃树和柳树组成的森林,特别是有密集灌木层的环境。冬季出现在花园、茶园和森林边缘。迁徙时途经印度半岛。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五月下旬至六月,一窝产4-5枚蛋,有时3枚。筑巢于离地面1-3米高的树洞或裂缝中,由叶子、苔藓和树皮条构成,内衬毛发和羽毛。

区别辨识:红胸姬鹟相比,雄鸟具有更暗的上体和更深的黑色边界围绕橙红色喉部。雌鸟尾部比背部更暗,外侧羽基部白色。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和克什米尔地区;非繁殖期主要在斯里兰卡,亦见于印度西南部。

其他:全球数量估计在2500-10000只之间,因栖息地破坏导致数量减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印巴姬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印巴姬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