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额叶鹎(英文名:Golden-fronted Leafbird,学名:Chloropsis aurifrons),是雀形目叶鹎科叶鹎属的美丽鸟类,以其鲜明的橙色前额而著称,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半岛、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云南等地。通常栖息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开阔常绿阔叶林中。
外形特征:成年金额叶鹎体长约17-19厘米,全身绿色,橙色的额头和前冠部非常醒目。雄鸟具黑色面罩,延伸至下喉部,其中整个下巴、上喉和颊区呈蓝紫色;黄色宽带围绕下部的黑色斑块;较小的翼上覆羽蓝绿色;其余羽毛鲜亮草绿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在翼上覆羽的蓝色较少,体型略小,前冠部的橙色较暗淡。幼鸟全身绿色,仅眼睑边缘黄色。各亚种在面罩内的蓝紫色范围和围绕黑色斑块的黄色边界上有差异。
鸣叫特征:其鸣唱为高音、颤动但悦耳的哨声,含有颤音、沙哑和许多重复的音符,如“啾啾,叽,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或“维-图,替欧,替欧,替欧,替欧,维-嚏嚏”。此外,还有模仿其他鸟类声音的能力,包括杜鹃、绣眼鸟、鹊鸲、绣眼莺、伯劳、白胸翡翠和蛇雕的叫声。
生活习性:金额叶鹎栖息于落叶林到半常绿和常绿阔叶林的树冠层,偶尔出现在森林边缘、次生林、竹林、种植园和树木茂盛的花园。它们主要以昆虫、果实和花蜜为食,单独、成对或小群体在树冠层寻找食物,有时会表现出杂技般的动作,悬挂在细枝上。它们还捕食飞蚁,访问花朵以寻找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印度次大陆各地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全年都有繁殖现象,高峰期在6月至7月。巢由一对鸟共同建造,一个守护巢址,另一个收集材料,巢为开放杯状,用细枝、苔藓、藤蔓、草、树皮纤维和竹叶制成,内部稀疏铺有草,位于树叉间9-12米高的位置。每窝产2枚蛋,偶尔3枚,孵卵期和幼鸟离巢期分别为14天和15天。
区别辨识:金额叶鹎通过其橙色的前额和蓝紫色的下巴区与同类物种区分。各亚种在颜色深浅和分布上有细微差别,例如,frontalis亚种具有较窄的黄色边界环绕黑色面部。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尽管如此,由于捕捉作为笼鸟市场的需求,该物种的某些种群受到威胁。它在多个国家公园中得到保护,如尼泊尔的皇家奇特旺国家公园、印度的科比特和穆杜马莱国家公园、泰国的多伊因塔农国家公园和越南的Nam Bai Cat Tien国家公园。
地理分布:金额叶鹎广泛分布于东洋界,包括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东南亚部分地区以及中国的云南省。在印度次大陆,从印度半岛、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南半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均有分布。
其他:金额叶鹎的巢建于树上,通常产2-3枚蛋。它不仅吃昆虫和浆果,还会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这显示了其生态适应性和行为多样性。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金额叶鹎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金额叶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