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灰雀

Red-headed Bullfinch Pyrrhula erythrocephala

红头灰雀(英文名:Red-headed Bullfinch,学名:Pyrrhula erythrocephala),是雀形目燕雀科灰雀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周边高地,包括不丹、印度北部、尼泊尔和西藏南部邻近地区。其自然栖息地为温带森林,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雄性红头灰雀头部至胸部为亮丽的橙色,雌鸟头部后颈呈淡黄绿色,两者背部均为柔和的灰色,翼板黑色。雄鸟的前额、眼后至脸颊为黑色,头顶至颈侧颜色从浅至深的橙色,脸部至喉部中央为淡黄色,耳羽稍显丰富色彩;上体为灰或深灰,臀部白色,尾羽及覆羽黑色,略带紫色光泽;翼上覆羽尖端有淡灰至白边。雌鸟头部至下巴黑色,边缘有一窄白带,头顶灰色,后颈至颈侧淡绿黄色。幼鸟类似雌鸟,但整体色调偏棕色,头部暖棕色,上体带灰色,翼上覆羽尖端深棕或红棕色,胸腹部灰橄榄色或黄橄榄色,下体温暖棕色。

鸣叫特征:红头灰雀的鸣唱为低沉圆润的‘terp-terp-tee’或‘heer-t-yeer, heer-t-yeer, yeer-phew’。叫声包括类似的‘per-lee’和轻柔哀怨的‘pew-pew’哨声。

生活习性:主要以多种树木和植物的种子为食,包括桦树、柳树、大黄(Rumex)、荨麻(Urtica)等,亦食用芽、柳絮、浆果,尤其是黑莓(Rubus),及杜鹃花的花蜜。偶尔捕食节肢动物。在灌木丛或植被低处觅食,或直接在地面觅食;活动迟缓,长时间停留在一处觅食,或静止不动于灌木丛中。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非繁殖季节则形成20-30只的大群,有时可达约60只。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夏季多在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和河谷中,冬季下降至低山区,活动于针叶林区,偏好栖息于密林深处。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头灰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头灰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