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牡丹鹦鹉(英文名:Black-winged Lovebird,学名:Agapornis taranta),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牡丹鹦鹉属的最大物种,体长约16.5厘米。雄鸟具有显著的红色额部和眼环,雌鸟头部全绿。分布于非洲厄立特里亚山区和埃塞俄比亚的高平原或山地,较为罕见的宠物。
外形特征:体长16-16.5厘米,重49-66克。全身鲜绿色,具红喙、红色前额和眼环;尾羽基部黄色并带有黑色条纹;飞行羽和翼下覆羽黑色。雌鸟头部无红色,翼下覆羽绿色。幼鸟似雌鸟,但喙色暗黄。雄鸟成鸟和雌鸟成鸟的头部颜色明显不同。
鸣叫特征:最常发出上升的双音节‘ksilee!’叫声,站立时能发出多种声音,从干燥嘶哑的‘krrt’到复杂的嗡嗡尖叫和柔和的啾啾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非洲中部高原的草原、林地和森林,常以小群活动。主要食物为种子、浆果(如杜松子)、果实(如无花果)。飞行时叫声高亢滑音。
生长繁殖:繁殖期可能在每年3月至11月,筑巢于树洞、墙缝或织布鸟巢中,巢内铺垫植物残枝和羽毛。每窝产卵5枚,孵化期约25天,雏鸟养育期49天。
区别辨识:与红脸牡丹鹦鹉非常相似,但分布范围极少重叠。雄性黑翅牡丹鹦鹉面部有小红斑,雌鸟无鲜艳色彩。雄鸟的黑色翼下覆羽和雌鸟的绿色或棕色翼下覆羽是辨识要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的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山区,主要在高海拔的平原和山地。
其他:在养鸟业中,黑翅牡丹鹦鹉尚未成为广泛繁殖的鸟类,因其能耐寒,但在养鸟业中的繁殖规模较小,故作为宠物较为罕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翅牡丹鹦鹉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翅牡丹鹦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