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叶鹎(英文名:Bornean Leafbird,学名:Chloropsis kinabaluensis),是雀形目叶鹎科叶鹎属的鸟类。但其在体型、形态上有所不同,尤其是雌鸟的羽毛与雄鸟类似,具有独特的外观。两个物种的分布虽有接触,但未见杂交现象。
外形特征:雄性婆罗洲叶鹎拥有完整的黑色面罩,从眼至喉部,包含大块蓝色下颌线,周围有黄色边框,胸部的黄色边缘加宽。头部前冠部至顶盖为明亮的绿黄色,后冠部带有青铜色光泽。翼羽基部闪耀蓝色,次级覆羽、三级飞羽和次级飞羽、腕部、小翼羽、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呈现明亮的青绿色。尾巴上有大量蓝色,下体除胸部外呈绿色,带黄色色调。雌鸟与雄鸟相似,但整个喉部为暗色,无蓝色或黄色头部特征。幼鸟羽毛类似于雌鸟,但缺乏黑色面罩。
鸣叫特征:鸣唱为简单的悠扬哨声“tooy-weet”,持续约0.2秒。叫声包括高而细的“sip”和细长的升调“wit”。也有报道发出高频颤音“prrt...prrt...prrt...”和快速重复的“chit”。
生活习性:常居于山地森林的树冠层和高边缘,包括丘陵森林和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地森林,成熟和良好再生的林区。活动范围从2200米下降至山地生态过渡带;在沙巴,北部分布范围内,低地蓝翅叶鹎的下方,会降至常绿森林的上亚山斜坡;在Menyapa山脉,它在较高海拔取代了蓝翅叶鹎。以果实为主食,高度游牧,经常在结果树附近形成局部丰富。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未详述。
区别辨识:与爪哇叶鹎区别在于,婆罗洲叶鹎的雄鸟具有绿色顶盖,黄色胸围,较淡的蓝色翅膀,以及更多黄色下体。雌鸟无黑色喉部,具有明亮的翠绿色面罩环绕,头部其余部分为翡翠绿色,无青铜色光泽,无下颌线闪光。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其狭小的分布范围内相当常见。
地理分布:分布在婆罗洲的山区,包括从金纳巴卢山向南到Dulit山,Usun Apau高原和Menyapa山脉;还包括Meratus山脉。在婆罗洲北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山地森林中均有发现。
其他:历史系统学上,曾被视为广泛定义的爪哇叶鹎的亚种,但通过形态学和羽毛差异被确认为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婆罗洲叶鹎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婆罗洲叶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