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翅叶鹎(英文名:Blue-winged Leafbird,学名:Chloropsis moluccensis),是雀形目叶鹎科叶鹎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包括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的云南等地。该鸟以森林和次生林为栖息地,常见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疏林灌丛中。雄鸟头部略带黄色,面部和喉部为黑色,具有一条蓝色的髭纹;雌鸟头绿色,喉部蓝色,年轻个体类似雌鸟但缺乏蓝色喉斑。种群总体上被认为是近危状态。
外形特征:雄鸟身长16-18厘米,头部带黄绿色,脸部至喉咙为黑色,形成面具状,露出短而鲜艳的紫蓝色髭纹。上体为草绿色,翅膀覆羽闪耀着蓝色光泽。尾巴、翼下覆羽、次级飞羽、三级飞羽和初级飞羽呈现明亮的青绿色至蓝绿色。下体黄色围绕黑色面具边缘,胸部有一大片橙黄色斑块,其余下体为亮绿色。雌鸟无面具,翼和尾的蓝色稍淡,喉部为淡蓝色,头顶略带铜色。幼鸟似雌鸟,但喉部更绿,翅膀上的蓝色减少,喙色较浅。
鸣叫特征:鸣唱由各种音乐般的流畅音符组成,如'pli-pli-chu-chu'、'chi-chi-pli-i'等。在马来半岛,伴侣间通过两音节的'kwip-kweep'声沟通。其他叫声包括'chi-chi-chi'、'chi’ii'、'pridit'等。
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和次生林的顶层,单独、成对或小群活动,偏好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疏林灌丛。食性包括昆虫、植物果实、种子和花等植物性食物。迁徙:留鸟。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4月至7月。筑巢于树上,巢呈杯状,主要由细软的枯草茎编织,外部缠有蛛网,悬挂于树枝间,距离地面6-10米。每窝产卵2-3枚,孵化期13.5天,但离巢时间未知。
区别辨识:与其他叶鹎的区别在于雄鸟的蓝色翼部和尾部,雌鸟的蓝色喉部。与金额叶鹎相比,后者缺乏蓝色飞行羽和尾部,具有金色前额。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南亚,包括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的云南等地。在马来半岛,海拔可达1250米,在北越南和西缅甸可达1400米,在印度可达1800米,但在婆罗洲仅到915米。
其他:历史上曾与南亚叶鹎和婆罗洲叶鹎视为同种,现基于遗传差异和形态学特征分离。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翅叶鹎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翅叶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