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短趾百灵

Mediterranean Short-toed Lark Alaudala rufescens

小短趾百灵(英文名:Mediterranean Short-toed Lark,学名:Alaudala rufescens),是雀形目百灵科短趾百灵属的鸟类。典型的干燥草原鸟类,体长13-14厘米,翼展24-32厘米,体重约20-27克。上体呈灰棕色并带有暗斑纹,下体白色,胸部有较分散的纵纹。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苍白的眉斑和较粗短的嘴,站姿挺直。

外形特征:小短趾百灵拥有13至14厘米的体长,体重约为20至27克。它是一种小而苍白的百灵,喙短且类似雀类。通常在开阔地带的地面上觅食,身体低矮,奔跑迅速。具有精细的胸部条纹和上体条纹,白色的窄眉线和宽阔的眼环,喙部基部厚实,翅膀较长,初级飞羽投影较长(覆羽末端约比翼尖短10-15毫米),外侧初级飞羽相对较窄(比覆羽尖端短7-12毫米),尾巴较短;后爪长度适中(6-10毫米)。指名亚种(rufescens)深红棕色上体,冠部(可竖立)有显眼的细黑条纹,上体有较宽的暗色条纹,臀部颜色较浅,条纹较少或无;上翼中央覆羽颜色较暗,与上翼其余部分形成对比;外侧尾羽外缘白色;下方白色,胸和两侧淡肉桂红色,胸有细腻密集的暗色条纹,条纹常延伸到两侧;喙角灰色,上喙顶部颜色较深,下喙基部黄色;腿色为褐肉色至黄褐色。雌雄相似。幼鸟上体有少许斑点,外侧初级飞羽较长(顶端圆而非尖),几乎达到覆羽尖端。

鸣叫特征:小短趾百灵的鸣唱丰富而生动,由一系列长短不一的音节组成,包含多种音调类型,经常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其歌声连续,由颤音、咕噜声、颤音和哨音交织而成,伴有吱吱声和嘈杂的音符,偶尔穿插短暂而不规则的停顿。叫声中最常见的是一长串干涩的‘prrrit’或‘chirrick’声。

生活习性:小短趾百灵偏好干燥开阔的地带,如草原、牧场、堤防、荒地和机场等,尤其偏好有大量裸露土壤的环境。它们在水平地形或斜坡上栖息,土壤类型多样,包括石灰石、粘土、石膏或盐碱地,也可见于北非的石质地。在地中海盆地,它们倾向于选择平均灌木高度为50厘米、裸露地面比例约60%的区域;在土耳其和东南部地区,它们出现在类似草原的景观和半沙漠中,以及干旱平原和盐沼。非繁殖季节的访客常出现在沙质半沙漠和岩石山脚。一般生活在低海拔或中海拔地区,西班牙可达800米;在土耳其可达2000米,在高加索地区(pseudobaetica)可达3000米。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中三月开始,在加那利群岛和以色列,其他地方则在四月至七月,主要集中在五月和六月;有时会繁殖两窝,偶尔三窝。可能实行单配偶制;部分配偶成员在连续的繁殖周期中表现出忠诚,但也记录到了异配偶繁殖的情况。单独筑巢,有时以松散的群体形式出现,巢间距至少100米;领域性。雄鸟会在大约20-30米的高度(加那利群岛)进行鸣唱飞行,有时更高,以大圈的方式飞行并改变速度,但通常没有起伏。巢由雌鸟建造,是一个位于小灌木或草丛旁的小坑,或在开阔处,内部直径5-6厘米,衬有植被;在西班牙,早期的巢有小的棍子围栏;主要方向朝东北-西北。每窝产卵2-6枚,通常3-4枚(平均数为3枚);在西班牙,产卵数量随季节增加;孵卵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辅助,从最后一枚蛋开始,孵化期13-14天;雏鸟由两性共同照顾和喂养,雏鸟期9天,有时更长,可达12天,离巢时间约为15天左右。巢的损失率往往很高,可达80-90%;记录到的异种寄生案例有和。最长寿命至少为5年。

区别辨识:大短趾百灵的区分主要依赖于胸部和两侧的强烈条纹,以及不明显的眉线。与中亚短趾百灵极为相似,但在重叠区的分离困难且理解不足,受地理和个体变异的影响。小短趾百灵总体上更红棕色,胸部条纹更宽。与云雀相比,体型明显较小且更紧凑。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小短趾百灵在其广泛的分布范围内相当常见;局部地区稀少,某些地方数量丰富,而在其他地方数量正在减少。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密度可高达每公顷1-3只。在西部,加那利群岛东部常见且广泛分布,估计有17,000-19,000对(主要在兰萨罗特岛和富埃特文图拉岛);在摩洛哥中部和Hauts Plateaux广泛分布,北至海岸;在阿尔及利亚比更罕见且局部出现,Constantine高原上会出现大型群落;在突尼斯(主要是沿海地区)常见;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盐沼中较为常见。在欧洲的分布高度分散,估计西班牙有230,000-260,000对(大部分在埃布罗河谷和西南部与东南部沿海地区),葡萄牙南部海岸有少数几对,乌克兰有大约10,000-17,000对,俄罗斯可能超过300,000对;在土耳其局部常见至非常常见(10,000-100,000对),阿塞拜疆普遍至非常常见。在以色列和约旦,数量稀少或局部常见;在沙特阿拉伯,当条件适宜时会少量繁殖,不是每年都有(尽管可能是Harrat Al Harrah保护区中最多的繁殖鸟类);可能在卡塔尔局部繁殖。在伊比利亚半岛和加那利群岛,数量有所下降,其中apetzii亚种被视为‘近威胁’,polatzeki亚种在大加纳利岛上被视为‘濒危’,在特内里费岛上被视为‘极度濒危’;受到农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威胁,以及过度捕食的威胁,例如在特内里费岛上,外来掠食者如鼠类(Rattus)、猫和刺猬(Erinaceus)的引入。

地理分布:小短趾百灵分布于南欧、加那利群岛(中、东部分)、北非和黎凡特至伊拉克西部。在欧洲,分布于南部欧洲、中部和东部加那利群岛(中大西洋群岛,非洲北部西北部)、北非和黎凡特至伊拉克西部。在西班牙、北非和非洲繁殖者多为留鸟(非迁徙性),但部分亚洲北部繁殖种群冬季向南迁徙。

其他:小短趾百灵的物种历史和分类学经历了多次修订,最近的研究支持raytal和cheleensis从rufescens的分离,提出第四种heinei('中亚短趾百灵);cheleensis可能进一步分为两个独特的支系,cheleensis和leucophaea。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小短趾百灵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小短趾百灵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